宜兴新闻,宜兴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宜兴人才网 >> 宜兴资讯 >> 招聘公告 >> 上海高校招聘会:500 余家用人单位提供 1.8 万个岗位,秋招酣战正当时
上海高校招聘会:500 余家用人单位提供 1.8 万个岗位,秋招酣战正当时
2024-11-19|资讯来源: 网络整理|查看: 308

“大厂”、“税后”、“年包”、“立即就业”、“专业方向”,这些词在会场里来回飘荡。

11月15日,上海细雨蒙蒙,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室内网球场也微有雾气。 2025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新质量生产力专场招聘会在此举行。现场,同学们手忙脚乱地拿着简历和公司传单。不少企业还存在员工拿着介绍手册,中途拦住学生。秋季招聘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学生在寻找好工作,企业也在寻找高素质人才。这是“激烈竞争”的时期。

11月15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办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会。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蔡继图拍摄

当天招聘会现场,有超过500家用人单位到场,共发布职位1958个,提供就业需求1.8万个。其中,中央及国有企业132家,上市公司79家,重点高新技术单位175家,世界500强企业68家。

高质量工作的需求量有多大?回国留学的学生有哪些机会?教育部发文要求严格执行校园招聘“三严禁”后,还有企业明确要求985、211大学进行招聘吗?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

有些职位是“百分之一”

据上海市教委预计,2025届上海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预计为24.6万人,学生总数较2024届增加1000人,其中研究生8.7万人,与2024年基本持平;本科生11.1万人,比2024年增加0.4万人;本专科和高职院校4.8万人,减少0.3万人。

小周和小郭是上海海洋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的研究生。当天,他们从临港来到了第二工业大学。小郭告诉记者,自10月份找工作以来,他已经投了近200份简历,并一次次参加笔试。很多公司笔试后都没有消息。他的大约十名候选人实际上进入了面试过程。小周正在一家公司实习。公司希望他毕业后能到武汉工作。他并不接受这一点,所以他也在上海积极寻找工作。

“有些岗位只招几个人,但投简历的人有上千人,竞争还是很激烈。”小周提醒记者,多看一下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文科岗位的官网投稿。记者搜索11月15日中石化校园招聘页面发现,竞争激烈,如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综合管理岗位”,招聘10人,应聘1657人;以上海为例,工作地点为上海金山,上海石化综合管理储备岗位现招聘2人,应聘人数486人。

优质岗位数量有限也意味着找工作的门槛提高了。

“企业没有明确写出来,但事实上,在找工作、相互交流之后,我觉得好的企业使用学历是很常见的,比如硕士或者学士学位。”小周和小郭提到某车企,“我们读本科的时候,‘双非生’也是可以进的,现在基本要求是‘双2’,就是本科需要211具体薪资要看是否是C9大学,是否是F类专业(工科类专业较多),薪资水平不一样。

他们仍然对自己能找到工作充满信心。两名学生表示,班上有人应聘了保底销售岗位,但很犹豫。公司HR经常给他打电话确认,“但大家总是想争取更好的”。

留学生求职或面临“信息鸿沟”

今年留学归来的大海和小文,找工作的周期较长,有些着急。两人均曾在国外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大海的专业是平面设计和数字特效。他从八月份开始找工作;小文的专业是室内设计。从四月、五月春招开始,他就一直在找工作。 “但我收到的报价不太好。”

当天,小文一共提交了5份简历,其中有2份是“坐下来问,然后把简历递过来”。大海坦言,她是杭州人,住在上海,她对HR的期望工资是税前8000元到10000元。 “太低了,我活不下去,但如果太高了,人们可能就不需要我了。事实上,我一直报的薪水太低了。 ”

两个女孩坦言,当她们回国找工作时,最初经历了巨大的信息鸿沟。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举办招聘会,也不知道如何在公司官网上进行应聘。在寻找工作时,他们使用求职应用程序。我错过了很多应届毕业生的同行招聘信息。

“我觉得在中国读本科的学生特别好找工作。”他们很困惑,除了从事外贸或涉及海外业务的工作外,人文艺术背景的留学经历如何在就业市场上发挥优势。 ,“海外背景不太受青睐,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担心我们落地不了?”

11月15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办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会。

大海的妈妈经常担心女儿找不到工作。当她在看短视频时,看到教留学生如何找工作、推荐工作的“老师”,她就信服了。她常常想花几万元向“老师”求助,但都被大海放了下来,“我想凭借自己的能力光明正大地进入公司,有一家公司是我的”。妈妈之前就从‘老师’那里听说过,今天在现场交了简历,我们聊得很开心,“我真的很希望能进去,一方面是省钱,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个能力的自我认证。”大海直言,在她看来,一些所谓的老师就是靠着不靠谱的信息让家长着急。“学生生涯结束了。”嗯,这也是我们之前必须要迈过的坎。进入社会。”

现场有很多焦急的家长,张阿姨就是其中之一。 “找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找’字。”张阿姨手里的白纸上,写着12家公司的所在地。她看了门口摊位上的目录,帮儿子挑选。在她看来,线下招聘会比网上申请更有效率。 “他自己来的,不过我也得帮忙查一下。”

张女士介绍,儿子是松江区的一名大四学生。学校的招聘会质量较低,数量较少。即使他们来自更好的公司,他们提供的也不是很好。邮政。今年国庆后儿子就开始找工作了。他在线上应聘,线下参加了十几场招聘会。他总共提交的简历有两三百份。 “看来他不想再去找了,只想在家附近实习。”但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你不知道他们是否想要你,也许有更好的地方可以去。”张女士一脸担心,儿子买完东西后就打电话给妈妈一起去。走了。

“限招985、211”依然发生

谈话在现场进行,而且很详细。学生会直接询问工资水平。企业除了询问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外,还会询问学生的毕业课题是什么。上海浦东一家环保民企的招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碧社”是对学生综合科研能力的考验。如果有些问题也是企业关心的,那么以后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合作,所以这是一个非常直接有效的问题。她还提到,当天收到的简历大部分是研究生,本科生相对较少。

然而,对于企业而言,寻找更合适的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位社会组织的招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型机构和企业也希望也有义务利用求兆平台寻找人才。他们希望学生能够立即开始工作,或者每周来工作几天,但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提早上班确实很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在现场看到,部分企业还在岗位招聘学历中标注“211、985院校”字样。

11月15日,一些企业的招聘要求中仍写着“985211”。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2025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通知》。各地高校要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积极营造公平就业环境。所谓“三严禁”中,一是严禁发布含有“985大学”、“211大学”等限制字样的招聘信息。该内容迅速登上热搜榜,引发网友热议。

记者当天看到,某国企在校园招聘2025届大学毕业生“科研技术岗位”时显示,招聘5人,学历要求为“全日制硕士及以上学历(211人)”。 、985学院)”。作为求职者,记者询问了该公司现场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该职位涉及研发需求,所以学历要求比较高。当记者询问非985、211考生是否可以投递简历时,他告诉记者,最低要求是学校排名前三的“双一流”学生。 “据我了解,目前提交简历的申请者确实达到了985的水平。”学生们”,工作人员说道。

据主办方统计,当天共有1.3万名学生携带简历到会,投递简历4万余份,4000余名学生达成初步意向。

上海市教委表示,为抓住秋招关键期,主办方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组织了一系列专项招聘活动。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一系列专题招聘会和授旗仪式。继新质生产力专场之后,还有长三角航运专场、医学专场、艺术专场、临港新区专场、民办高校联盟“专、特、新”专场等系列专场。继续开展活动,全面帮助2025届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

(本文受访者均为化名)

  • 温馨提示:以上上海高校招聘会:500 余家用人单位提供 1.8 万个岗位,秋招酣战正当时的资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找工作,发布招聘信息的宜兴人才网招聘网站),每天更新宜兴最新招聘信息。本内容地址:http://www.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1343.html转载请注明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