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在高校招生录取环节,存在着众多不同类别的分数线,诸如一段线、二段线、特殊类型招生所设的控制线、资格线、投档线以及录取线等,这些纷繁复杂的分数线常常让众多考生及家长感到困扰。实际上,这些纷繁复杂的分数线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们中哪些对考生而言更具重要性?我们又该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今天,我们将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梳理。
[id_1025550893]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批次录取的最低分数线,亦称作省控线或批次线,系由各省级招生考试部门依据当年全省考生的高考得分及招生名额,对考生按类别从高分至低分进行排列,经过综合考虑诸多因素,依照既定比例,分批次确定录取考生的最低投档分数标准。招生院校在录取过程中,必须确保考生成绩高于或等于本院校所在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只有那些高考成绩达到或超过该批次分数线的学生,即通常所说的“上线考生”,其档案才有机会被高校接收,进而由高校进行筛选和录取。
诸如一段线和二段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艺术类最低本科录取控制线等分数线,它们是考生能否报考特定批次的资格标准。换言之,只有分数超越这一批次的控制标准,考生才有资格进行报考。因此,这些分数线是大家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对象。
02
[id_1355284605]
依据常规本科招生名额的1:1.2比例确定普通类一本分数线。2020年的这一分数线设定为449分。
考生在网络上可获取两项资格,其一为填报本科提前批次志愿的资格,其二则是在常规批次中优先选择普通本科志愿的机会。
03
二段线
依据普通本科及专科招生计划的总数以及考生来源地的实际情况,设定了普通类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在2020年,这一分数线被定在了150分。
此类考生在提前批次志愿填报阶段,可以选择专科志愿进行填报;而在常规批次志愿填报环节,则无法参与首轮本科志愿的填报,但有机会参与后续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志愿填报,届时可挑选剩余的本科名额以及专科志愿进行申报。
04
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
依据常规本科招生计划比例1比0.5的规定,设定了特殊类型招生的资格分数线。这条分数线仅适用于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等特殊类型的招生。具体到2020年,该特殊类型招生的控制分数线定在了532分。
05
院校调档分数线
院校调档分数线,亦称调档线或投档线,系指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依据各招生院校的招生计划,按照一定比例(例如105%或120%)所设定的最低投档分数。此分数在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包括平行志愿的第一轮正式投档)自然形成,并用于向各院校投递档案。省教育考试院依据省内普通高校的招生名额及投档比例,计算出应投档的考生人数,并依照既定规则进行投档。随后,向各院校投递的考生档案中,最低的投档分数即构成该校的调档分数线。每所高校均设定有各自的调档分数线,且多数情况下,这些分数线普遍高于批次线。若考生报考某高校,其能否被录取,首要条件便是其成绩是否达标,即是否达到该校的调档分数线。所以这个也需要大家好好研究。
05
高校录取线
高校录取分数线,亦称实录线。在院校提档环节,通常依据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通常不超过105%或120%)进行提档。当生源充足时,不可避免地会有考生因种种原因未能被录取。于是,这些被录取考生中分数最低者,便构成了最低录取分数线。至于某个具体专业,该专业录取的最低分数则代表该校该专业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一般来说,实录线≥调档线≥批次线。
然而,定向就业生、少数民族预科等特定类别的招生,往往因招生政策的影响而导致院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降低,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式。
那么,除了形形色色的分数线,还有哪些基础知识点是考生和家长需要提前熟悉和掌握的呢?
今晚19:30,
我们特别邀请到
资深教育媒体人娄雷老师
做客直播间,
围绕大家所关心的高考招生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为大家进行详细解读,
干货非常多,一定不要错过!
观看直播、回看方式
扫描二维码后,请点击主菜单中的【直播点播】选项,随后即可进入《家有高考生》的直播节目。
多地总工会发提示函维护女职工权益,释放坚决破解职场歧视信号
近来,湖南以及深圳还有内蒙古等地的总工会接连发布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去提示用人单位对女职 ...
申请劳动仲裁会影响找工作?劳动者维权与再就业难题待解
有人询问申请劳动争议调解是否有碍今后求职,此类提问在社交平台频现。经媒体了解,多数提问者 ...
北京市人社局严惩职场性别歧视,最高罚五万引热议
蒋璟璟 近期,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处罚裁量基准 ...
2021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性别歧视待解,职场公平何寻?
某知名互联网招聘平台所发的《2021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表明,超过半数的女性在求职 ...
求职遇职场性别歧视引关注,法律如何保障女性平等就业?
前言 最近,涉及“找工作时碰上性别不公”的讨论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大量关注。不少女性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