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新闻,宜兴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宜兴人才网 >> 宜兴资讯 >> 宜兴资讯 >> 江西茶博会上的宜兴紫砂壶,紫砂江湖背后的故事
江西茶博会上的宜兴紫砂壶,紫砂江湖背后的故事
2024-11-24|资讯来源: 网络整理|查看: 277

2018年4月13日,江苏宜兴紫砂壶亮相江西茶博会。 (IC照片/图片)

(本文首发于2019年7月18日南方周末)

有些紫砂艺人的素质一般都很高,凭借职称和声誉,他们制作的手工壶只要几百块钱,但一旦得到师傅的印章,身价立刻就变成了几万甚至上百万。元。

每当有人拜名师时,都会在大饭店里摆上几桌到几十桌,在大家面前磕头、奉茶。甚至有人在酒店门口张贴海报,邀请当地媒体进行报道,从而让紫砂界知晓。

如果不是钱李源和郑彪之间的冲突,那么链条上的所有人——大师、工匠、没有职称的人——都会被牵扯进来,但奇迹般地没有受害者。

东临太湖山水,西接天目山残迹,宜兴市丁蜀镇,素有紫砂文化发祥地之称,有500多年的制壶历史。曾经时不时举办学徒宴的工业界,如今显得有些冷清。

近两个月来,小镇上不断传出“令人震惊”的消息。 76岁制壶大师钱利源因“涉恶”被捕。

2019年5月28日,宜兴市检察院披露,紫砂行业“邪恶犯罪团伙案”犯罪嫌疑人邵宏群等4人因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被提起公诉。除上述四人外,涉案人员还有钱立源等三人。

年初在宜兴流传的消息已经得到证实。全国扫黑除恶攻坚战,社会角落的旧俗一扫而空。报告虽然只有几百字,但在紫砂行业人士看来,这不亚于一场行业“地震”,仿佛有人突然站出来指出,紫砂行业已经“穿了”。皇帝的新衣”了好久。

涉案钱利源被评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其中,最受业界认可的“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是现有评价体系中的最高职称,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授予。

钱立源被起诉后,6月4日下午,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召开座谈会。除了徐秀堂、顾少培等业内最著名的紫砂艺术家外,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文化体育、广电旅游等部门主要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本次座谈会还宣布,撤销钱立源的“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称号。

一起简单的敲诈勒索、挑衅刑事案件悄然走向起诉,不禁让人产生疑问:一个七十多岁的制壶艺术家,怎么会与一伙黑恶势力扯上关系呢?

宜兴一些紫砂艺人的水平普遍较高。由于他们的职称和名气,他们制作的手工壶只要几百元,但一旦得到师傅的印章,身价立刻就变成了几万甚至上百万元。 (梁淑仪/摄)

5 个“OEM 锅”和一个“游戏”

该事件始于2015年9月的一场冲突。

54岁的郑彪是钱丽媛的生意伙伴,也是钱丽媛的徒弟。 2015年9月17日下午,一位顾客来到他的作坊,要求购买钱立源的紫砂壶。

作为钱李源紫砂壶的代工企业之一,郑彪店里有数十只刻有钱李源印章的代工茶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郑飚以1.5万元的价格卖掉了其中5件。

所谓“贴牌壶”,业内也称“枪手壶”,是指一些具有高级职称的紫砂艺人,请其徒弟或其他艺人为自己制作壶,刻上自己的印章,附上证书并高价出售。

这本来就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情。按照紫砂代工一般的运营模式,代工帮师傅制壶后,需要将壶还给师傅,师傅再卖给师傅本人或者他的亲信下属。

那为师父做的锅为什么留在郑彪手里呢?据郑彪透露,钱丽媛不知为何既不想要,也不付钱。

2019年7月1日,郑飚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钱丽媛此前曾交过新男伴,郑飚曾暗示过她小心被骗钱。在郑彪看来,这件事得罪了钱的男配,于是他联手钱立源设了一个“局”。

当时身在“局”的郑飚万万没想到,这15000元的生意竟然酿成“祸”。

那天晚饭前,顾客打电话邀请郑彪吃饭。当郑彪到达约定的酒店时,看到了不寻常的一幕:附近除了客户之外,还有钱立源男伴的儿子丁仁,以及两个陌生人。

还没坐下,丁仁就冲上来说道:“你把钱梨源的假锅卖了,你必须赔偿,不然今天就回不去了。”

郑彪从梦中惊醒。他一边解释说这是“师父不要的锅”,一边求饶。但示弱是没有用的。在丁仁带进来的邵宏群、吴浩等人的威胁下,郑彪被带到了钱立源开的美术馆。

在这座三层楼里,郑彪被控制着。钱立源和几名纹身男子围在他身边,提出“百万多元”的赔偿。

已经过去近四年了。郑彪还记得他回答说:“我不需要钱,但我需要命。”话音刚落,他的拳头就落了下来。钱丽媛全程目睹了整个过程,没有做任何事情,也没有说话。

随后,钱立源找到了郑彪的师兄陈光德,希望他出面劝说。陈光德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当晚接到师傅电话后,他赶到美术馆,见到了被“拘留”的郑彪。他听到钱丽媛说郑彪私下卖了她的锅,“希望我能说服郑彪把钱还给她。”

但陈光德见说服不了,便离开了。不过,陈光德回忆说,“当时我并没有看到郑彪被打、被绑。”

不同寻常的是,近四个小时后,报警的正是钱立源等人。郑彪被带到派出所并留守过夜。然而,将他“拘留”在钱梨园美术馆的人却安然无恙。

三天后,郑飚与钱立源签署了协议。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有钱立源、郑飚签名和手印的承诺书显示,郑飚赔偿钱立源30万元,并开具了10万元欠条作为证据。如果郑彪再偷偷再做一个盖有钱立源印章的紫砂壶,这笔钱就作为补偿。

与郑彪的说法不同,丁蜀镇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的故事:郑彪长期私自出售钱丽源的“贴牌壶”。钱丽媛发现后,她的要求无果,于是她在社会上找了一个“流氓”来收拾这个家庭。

然而,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故事,钱丽媛和郑彪之间的纠葛,都从证据链上印证了“贴牌锅”行业的潜规则。

钱丽媛是谁?

谁也说不清76岁的钱利源是什么时候认识这些“歹徒”的。卢宏根只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这群人是在钱立源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年终宴会上,但并没有和他们有任何互动。

卢洪根也是钱立源的徒弟,四十多岁了。他从2008年开始当了三年学徒,有时还给钱立源做“贴牌壶”。他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那次宴会上,钱丽媛告诉他们,如果发现市场上有人私自卖她的“贴牌锅”或者高仿锅,就会告诉她,她会找人处理。

卢宏根没有多想。直到师父出了事,听到了师徒之间的矛盾,他才明白了师父当时说的话。在他眼里,钱立源很有能力,对人总是彬彬有礼。 “虽然不常见面,但师父要么是生平不好,要么是晚年贪得无厌。”即使钱丽媛如今已涉恶,卢洪根仍坚持称她为“师父”。

钱立源法师出生于1943年,身高1.6米多。认识她的人都说她精力充沛、能言善辩、头脑灵活。她在两百平方公里的丁蜀镇享有盛誉。出事前的两年里,她还能出去看展览,还能和来找她的人谈生意。

目前,宜兴紫砂直接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从事相关行业的数十万人,拥有“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的仅136人。

在她生命的76年里,钱丽媛与紫砂打交道已有50多年。 1958年,钱丽媛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学习,在那里结识了著名紫砂大师顾景洲。后者制作的一套十件松鼠葡萄茶具于2015年底以9200万元拍卖,创下中国紫砂壶拍卖新纪录。

宣传材料中,钱丽媛自称曾师从顾景舟、蒋蓉、王银春等大师。不过,据曾在紫砂工艺厂工作、后来担任该厂研究所副所长的潘赤平介绍,钱立源认识顾景舟,但并不是他的徒弟。

与钱立源一样,潘炽平也是“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也是首批获此称号的人之一。如今,他已经74岁了,还能讲起一些关于钱立源的往事。

“客观地说,钱丽媛的紫砂壶设计和制作都相当不错,学东西也很快。”潘赤平说。

宜兴紫砂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_紫砂壶 中国宜兴_中国宜兴紫砂壶底款有哪些

钱梨园陶瓷艺术博物馆官网发布了她自己制作陶器的照片。 (信息图/图片)

钱利源在紫砂工艺厂工作了三年。之后,她转行做裁缝,开工厂,卖衣服,“什么都做”。 80年代初,她和第一任丈夫到河南省宝丰县的一家紫砂厂进行技术指导。

从小就认识钱丽媛的紫砂艺术家陈芬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对她很熟悉,但我不认识她;我认可她的能力,但我也对她有点恼火。 ” 20世纪80年代,钱丽媛曾邀请陈芬一起去河南,并告诉她在河南做技术指导员会更赚钱。 “工资比宜兴高两三倍。”

1987年前后,钱李源回到宜兴。当时台商开始高价收购紫砂壶。在宜兴的街头,随处可见外地人拎着袋子,收集陶器,然后通过中间商将陶器卖到国外。

陈芬记得,当时有一位台商先联系她订购几盆,但两个小时后,台商又改变了主意。陈芬后来得知,台商听钱丽媛说“我的锅不好”,于是转而与钱丽媛合作。

时隔多年,陈芬说,她和钱丽媛已经变得很疏远。她印象中钱丽媛很有“商业头脑”。后来紫砂越来越受欢迎,很快就有人在宜兴川步开了一家紫砂厂,钱立源当上了技术总监。

与紫砂生意的蓬勃发展相适应,钱丽媛的职称也越来越高,她的职称也越来越“耀眼”。随之而来的是金钱、名誉以及为名利而来的人。

紫砂江湖

钱利源的背后,是紫砂行业长期存在的“贴牌壶”现象。

以前做不到的原因很简单。工匠们为了“谋生”,不会明说。即使有人找上门,师傅也一口咬定是他自己干的,相关部门也无能为力。 “况且,大师才是这个行业的门面。”一位当地紫砂艺人这样评价。

如今,很多人都会承认自己帮助大师“制造”,但没有人愿意提及他们帮助的是谁。这是他们的底线。有商家直言,你不应该问哪些师傅有“贴牌”,而应该问有多少师傅没有“贴牌”。

“贴牌锅”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但可以证实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港台资金的注入给紫砂市场带来了活力。当时还没有“三通”,精明的台商就以探亲的名义经上海来到宜兴买盆,然后有少数台商租用飞机空运或海运。

于是,前来买壶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包括无家可归的人和古董商。 20世纪90年代,炒锅风潮愈演愈烈,大师锅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全手工制作一件壶,少则三四天,多则几个月,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于是,一些名人开始请徒弟帮自己做壶,然后加盖印章出售,让外人无法辨认。

“从此,宜兴进入了紫砂代工最盛行的时代,一直‘繁荣’至今。”潘赤平表示,当然不能说紫砂产业是“黑印”。还有很多艺术家认真做壶,诚信卖壶。 。

或许是因为名气还不够,钱丽媛没能从当时火爆的市场中分到“一杯羹”,直到中国大陆也兴起了“紫砂热”。从2010年开始,宜兴就有传言说,订最贵的宾利要等一年,订最贵的手表要等一年半,买全手工壶要等三年。 。

一方面市场对大师的壶赞不绝口,另一方面大师年事已高,一年不能做出几壶,给其他紫砂艺人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缺。

这些紫砂工匠普遍水平很高,根据他们的职称和声誉,他们手工制作的壶只需要几百块钱,但一旦得到师傅的印章,身价立刻就变成了几万甚至上万。数百万元。 “这样我们可以赚更多的钱,”郑飚说。

以郑彪为例。他从2011年开始就为钱立源代工,每生产一个锅,钱立源都会付给他800到2000元不等的代工费。盖上钱立源印章后,钱会拍下他持壶的照片,并写上收藏证明。他的身家可以达到3万。人民币还更高。

据她的徒弟介绍,钱丽媛虽然后来不再做壶了,但她仍然设计壶的款式。

与钱李源相比,一些紫砂名人还开辟了第二种“贴牌”模式,形成了另一种轻松赚钱的方式——卖专业职称而不是卖艺术品。出卖职称,实际上就是出卖自己的名字。艺术家同意在壶上刻上他的签名印章并附上证书。一旦有人来验证,艺术家也需要确认这件壶确实是他制作的。签名印章的价格与他的职称挂钩。

紫砂艺术家庄静在一些网络平台开设了自己的个人账户。在卖壶的同时,她还介绍了如何鉴别紫砂壶,揭露了某些行业的“潜规则”。她的丈夫李龙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紫砂艺人的技术职称由高到低依次为工艺美术师、助理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一般来说,“工业艺术家”职称的价格在10万元左右一年,“高级工业艺术家”的价格在20万元左右。 “职称一旦卖了,‘师傅’就无所谓了,经纪人愿意做多少就做多少。”

公开资料显示,宜兴目前有紫砂直接从业人员3万多人,从事相关行业的数十万人,拥有“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称号的仅有136人。

师父紧缺,不仅意味着“一锅难求”,也吸引了大量徒弟聚集在他们身边。有的人追求名誉,有的人则希望组建一个“社群”。其中以徐汉堂、徐秀堂兄弟影响最大,在当地被誉为“紫砂徐门”。

久而久之,拜师为徒已成为近年来宜兴的一件盛事。据知情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每当有人拜名师时,大酒店都会摆出几十张桌子,在大家面前磕头、奉茶。甚至有人在酒店门口张贴海报,邀请当地媒体进行报道,从而让紫砂界知晓。

除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可的专业职称外,大师还拥有多种荣誉称号,包括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的“工艺美术大师(名人)”、被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授予“陶瓷艺术名人”。

在复杂而隐秘的名利交换体系中,钱里源非常“在路上”。一旦你上路,你头上的光环就会滚雪球。在鼎树,这样的荣誉称号往往会陈列在店内的显眼位置。

有了“称号”,锅就能卖个好价钱。 “有些从业者并不关注自己的专业,而是关注如何‘联系’以获得职称或荣誉称号。”当地一位有影响力的文化人士表示,“另一方面,大师的选拔也成为相关部门的创收项目。”

“打假”高手忙着打假

对于上述乱象,定蜀百姓心里就像一面明镜。

丁蜀是一个人口超过20万的大镇。交通发达,距宜兴市中心仅15公里。

与中国大多数城镇不同,丁蜀的年轻人很少外出打工。即使考上了外面的大学,大多数大学生仍然会选择回家捣泥、制陶。 “制作紫砂壶的速度真快。” 2016年,仅宜兴中国陶瓷城就实现相关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

在利益驱动下,市场上“贴牌锅”、“高仿锅”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忙于“打假”的师傅们也开始打击假冒,不仅打击徒弟盗卖的“贴牌壶”,还打击市场上的“高仿壶”。

钱丽媛通过干儿子丁仁发现的“涉恶犯罪集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郑彪是他们敲诈的第一人,随后该团伙多次作案,直至2018年底被抓获。期间,钱立源与丁仁因“打假”发生民事纠纷。判决书网站显示,她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向丁仁支付了15万元作为一年的打假报酬。

最近一次事件发生在2018年6月,检察官指控的涉恶成员之一徐鹏找到了朱芳。朱芳的职称是“高级工艺美术师”,擅长制作青瓷、紫砂壶。近年来,他已停止收徒弟。

徐鹏告诉朱芳,他在陶瓷城发现有人卖朱芳的紫砂壶。如果朱芳愿意证明“这锅不是他自己的”,他可以带人来帮助他“打假”。朱芳知道徐鹏也是做紫砂生意的,所以也跟着他。

到了店里,朱芳确认这是一只高仿壶。徐鹏随后口头威胁店主,称如果不赔偿,他就无法在定蜀生存。

朱芳记得,那天她并没有得到任何补偿。直到两周后,徐鹏才称店主损失了5万元,并将钱转给了朱芳。朱芳把其中两万块给了徐鹏等人作为劳务费。 “我不知道徐鹏他们想要什么,是否只想要5万元。”朱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徐鹏等人被捕后,派出所传唤了朱芳。这时,朱芳才从警方处得知,徐鹏等人通过拘留、殴打、威胁、上门骚扰等方式实施敲诈勒索。

宜兴市公安局在对徐鹏等人进行侦查时,发现了新的线索,其中牵涉到了钱立源的旧案。 2019年7月5日,宜兴市公安局副局长楚晓月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除了涉及钱立源的“郑彪案”外,还有一起“敲诈勒索未遂案”。

据楚小月介绍,上述“涉恶犯罪集团”成员大多有“前科”,部分人员有“吸毒史”。除已向社会公布的四人外,另有两名犯罪嫌疑人将于近期移送检察院。

这也是自2019年5月下旬中央打黑除恶大组第十七组进驻江苏以来,宜兴首次在紫砂圈开展“打黑除恶”行动。据楚晓月介绍,紫砂是“扫黑办”正在调查整理早期线索的宜兴市66个行业协会中的重点行业之一。

尽管徐鹏等人已经被捕,但郑彪仍然不明白,2015年,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被关在派出所一夜,被拘留殴打。钱立源出事后,郑彪给宜兴市纪委写了一封检举信。投诉信称,办案民警曾对郑彪说:“小心一点,也许他们会杀了你。”

对此,楚小月表示,当天派出所确实收到了报警,但只是作为纠纷进行调查。他说,“这个犯罪团伙背后没有‘保护伞’。”

朱芳也想不明白,做假锅的人没事,卖假锅的店还开着营业,她却老老实实做锅,最后还得赔偿3万元,被追问返回它。 “这个假案子我们该怎么打?”朱芳自言自语道:“去相关部门吧,如果没有证据,没人会在意。”

还有更多当地人疑惑:大师制作的“贴牌锅”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为什么行业协会的人士会说“这只是少数‘害群之马’的案例”,为什么在相关演讲中,他们仍然感叹“听说这很令人震惊”?

劣币驱逐良币。对此,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堂和宜兴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陈法荣均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将加强监管,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有趣的是,如果不是钱李源和郑彪之间的冲突,链条上的所有人——大师、工匠、没有职称的人——仍然会被困住,但奇迹般地没有受害者。 。

因此,郑飚并不觉得自己是“同谋”,并坚称自己没有诈骗,只是做了别人都在做的事。钱里源的另一位弟子卢洪根也很无奈,“你的报告改变不了任何事情。”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芬、朱芳均为化名)

南方周末记者 杜茂林 南方周末实习生 任妙林

  • 温馨提示:以上江西茶博会上的宜兴紫砂壶,紫砂江湖背后的故事的资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找工作,发布招聘信息的宜兴人才网招聘网站),每天更新宜兴最新招聘信息。本内容地址:http://www.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1430.html转载请注明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