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新闻,宜兴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宜兴人才网 >> 宜兴资讯 >> 宜兴资讯 >> 2020年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公示,云南三地入选
2020年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公示,云南三地入选
2024-11-29|资讯来源: 网络整理|查看: 235

继2019年9月发布“第一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后,2020年11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公告》 ——全民旅游示范区。

公告截图

在这份重量级公布名单中,云南有3个地方上榜。他们是:

?红河州弥勒市?

?大理州大理市?

?丽江古城区?

公告显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消费促进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完善消费促进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通知》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关于开展旅游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根据相关工作要求,文化和旅游部根据《全区域旅游示范区验收实施办法》,启动第二批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国家永久旅游示范区认定和管理(试行)》和《国家永久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验收认定工作确定了第二批一批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现已公布。公示期为2020年11月18日至24日。

云南三地

进入公开名单

今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出通知,7月至10月开展第二批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根据要求,验收对象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县级创建单位、地级创建单位所辖区县、全域旅游示范区辖区县。已获批准的市镇。认定对象为经省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初审验收的创始单位。

11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选取了云南三个地方。分别是红河州弥勒市、大理州大理市、丽江市古城区。

经云宝军梳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于2015年9月启动。原国家旅游局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 2016年2月公布第一批262名,同年11月公布第二批238名,共计500名。其中第一批入选6名,云南省第二批入选6名。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71个“第一批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其中云南2个。

示范区

让动态监管“进出”

据了解,凡列入国家旅游示范区名单的创始单位,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外交、宣传推广、旅游改革、创建A级旅游示范区等方面,将优先纳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内投资支持目标。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人才培训。获得优先支持。

此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也在“进出”。全国全区域旅游产业运行监测平台将利用游客接待量、过夜接待量、旅游收入、投诉处理等数据以及重大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旅游经营项目等信息,动态监管对示范区及创始单位旅游产业运行情况进行核查,原则上每3至5年完成示范区审核。

对未达到审查标准或发生重大旅游违法案件、重大旅游安全事故、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严重负面舆情事件的国家旅游示范区,视情节轻重,发现问题的,文化和旅游部门将给予警告、严重警告或撤销命名等处分。

按实力排名

入围公示单位为文旅融合创新示范、旅游脱贫致富创新示范、景区共建共享创新示范、景区带动创新示范、生态依托创新示范。 、休闲度假创新示范、资源枯竭改造创新示范、边境开发创新示范。开放创新示范等领域形成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那么,红河州弥勒市、大理州大理市、丽江市古城区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有哪些做法呢?和云宝君一起来看看吧!

?红河州弥勒市?

自2016年10月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弥勒城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能化”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现代化园林城市、健康生活福地”城市定位,以特色小镇和“美丽县城”建设为重点,着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旅游产业要素,增强旅游发展动力,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 目的地。

弥勒城坚持大规划引领大项目、大项目支撑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太平湖、东风云、红河水乡、科邑、滇西河治理等重点旅游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形成多元化景区、景点格局。

2017年至2019年,共实施4类54个区域旅游重点项目,旅游总投资314.3亿元。加快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使用5个游客服务中心、32个A级旅游厕所、4个旅游停车场,开通17条旅游线路和旅游公交线路。创建3A级景区4个、省级度假区1个。全市拥有酒店408家,床位26000个。旅游接待能力位居云南省县市前列。

以“手机游云南”智慧旅游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弥勒市率先启动非A级景区智慧化建设,打造5个智慧景区,实现重点区域智慧服务全覆盖景区建设,智慧旅游服务水平显着提升。 2019年,全市接待游客1206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收入143亿元,同比增长40.4%。

?大理州大理市?

近年来,大理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文明是基础、历史文化是灵魂”的发展思路,取得了全力创建国家全区域旅游示范区。 2017年至201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183.79万人次,年均增长22.96%。全区旅游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旅游业核心支柱地位进一步凸显。

全域旅游引领“绿色旅游”升级,彰显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十三五”期间,投资254.45亿元实施以洱海保护和管理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编制了生态城市创建规划、旅游综合发展规划、旅游总体规划、环洱海休闲度假规划、乡村民宿发展规划。打造“生态引导空间+产业培育空间+特色旅游空间”综合区,旅游空间呈带状布局延伸,共享洱海保护和保护“七大行动”“八大战役”成果。治理,改善村容村貌和环境给广大群众和游客。苍山世界地质公园、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洱海生态科技博物馆和洱海生态走廊已成为生态旅游热门打卡点,深受市民和游客喜爱。

全域旅游引领“绿色旅游”升级,彰显乡村振兴成效。围绕“铭记乡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内容,利用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振兴和美丽家园建设。一方面要坚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坚持乡村振兴与“旅游+”、“+旅游”融合发展,让“永远的朝阳产业”融入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理念、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旅游”与“环境旅游”有效对接,不断提高旅游经营者和游客的环境意识,确保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谐发展。环境价值得到全面体现。 2019年,全市111个行政村中有70个7748户开展乡村旅游,从业人员2.7万人次,年接待游客75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超过13亿元。古胜村等一批“牢记乡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成为展示全区旅游业发展的窗口。

全域旅游引领“绿色旅游”升级,彰显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的成效。我市将全域旅游与健康养生、休闲服务等产业有效结合,积极构建健康旅游、农旅康养、医疗消费、体育旅游等一体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体育、会展商务等旅游产品。同时,通过发展全域旅游,促进与其他产业互补对接和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产业互动、城乡互联、内涵丰富、且形式多样。重振大理古城变压器厂、床单厂活力,打造文化创意园区;加快推进杨丽萍大剧院项目,深入挖掘人文自然潜力,将新文化融入人文大理建设,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大理作为健康生活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丽江古城区?

丽江市古城区旅游业起步于1992年,1994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后,古城区旅游业迅速发展。自1997年大研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以来,为古城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开创了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民族文化与旅游相衔接的“丽江模式”。旅游经济。

2016年11月,古城区启动云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机制创新、科学规划、项目突破、形象宣传等手段,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主要依托金沙江经济走廊、利川经济走廊、航空经济走廊、大香格里拉旅游圈“三廊一圈”发展规划,以国家5A级景区大研古城为龙头以打造“国际精品旅游景区”为框架,重点打造文化创意、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会展服务、特色产品和乡村旅游品牌,着力推动旅游产业深度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进展迅速、成效明显。

古城区已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旅游景区3个,其他景区22个。 A级景区规模居丽江市之首。

  • 温馨提示:以上2020年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公示,云南三地入选的资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找工作,发布招聘信息的宜兴人才网招聘网站),每天更新宜兴最新招聘信息。本内容地址:http://www.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1506.html转载请注明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