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新闻,宜兴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宜兴人才网 >> 宜兴资讯 >> >> 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第14号令: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办法解读与实施指南
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第14号令: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办法解读与实施指南
2025-04-14|资讯来源: 网络整理|查看: 159

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2006 年 4 月 7 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令第 14 号。此令自 2006 年 5 月 7 日起开始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为了加强对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即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也就是企业)的财务监督,要对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进行规范,以此综合反映企业资产运营的质量,促进资本回报水平的提高,正确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以及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了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综合绩效评价,基本方法是投入产出分析。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行业评价标准,对企业特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增长以及管理状况等进行综合评判。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按照经济责任审计以及财务监督工作的需求,被划分成任期绩效评价和年度绩效评价这两种类型。

任期绩效评价指的是对企业负责人在其任职期间所取得的经营成果以及所呈现出的管理状况进行综合性的评判。

年度绩效评价指的是对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期间所取得的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的评判。

为保证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具备客观、公正以及公平的特性,能够对企业起到全面评判、管理诊断和行为引导的有效作用,开展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应当以经过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后的财务会计报告作为基础。

企业如果按照规定不进行社会中介机构审计,那么其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是以经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后的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的。

第五条? 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需建立综合指标体系,以此对影响企业绩效水平的各种因素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与综合评判,这体现了全面性原则。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需充分展现市场竞争环境的特征。它要依据统一测算且同一期间的国内行业标准或者国际行业标准,以此来客观公正地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以及管理状况进行评判。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需以考察投资回报水平为重点。同时,要运用投入产出分析的基本方法,以此来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运营效率以及资本保值增值水平。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要在综合体现企业年度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基础之上,对企业年度之间的增长状况以及发展水平进行客观分析,还要科学地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能力进行预测。

国资委按照本办法来组织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同时对企业内部的绩效评价工作给予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评价内容与评价指标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另一部分是管理绩效定性评价。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的是对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盈利能力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和评判,同时也对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这三个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和评判。

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与评判,主要是通过资本及资产的报酬水平这一方面的财务指标,来综合反映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通过成本费用的控制水平这一方面的财务指标,来综合反映企业的盈利质量;通过经营现金流量状况这一方面的财务指标,来综合反映企业的现金保障状况。

企业资产质量的分析与评判主要依靠资产周转速度这一财务指标,它能反映企业所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通过资产运行状态这一财务指标,可体现资产管理水平;还有资产结构这一财务指标,能展现资产的构成情况;以及资产有效性这一财务指标,可综合反映资产的安全性。

企业债务风险的分析与评判主要借助债务负担水平这一财务指标,通过它来反映企业的债务水平;借助资产负债结构这一财务指标,以此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借助或有负债情况这一财务指标,用其反映企业面临的债务风险;借助现金偿债能力这一财务指标,通过它综合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及其面临的债务风险。

企业经营增长分析与评判主要依靠销售增长这一财务指标,来反映企业的经营增长水平及发展后劲;同时通过资本积累这一财务指标,综合体现企业的经营增长情况;还借助效益变化这一财务指标,全面反映企业的发展态势;并且利用技术投入这一财务指标,整体展现企业的经营增长潜力。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按照各项指标的功能作用进行划分,分为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

基本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财务绩效的主要方面,并且可以得出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基本结果。

修正指标是依据财务指标的差异性以及互补性,对基本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更进一步的补充与矫正。

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是以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为基础,通过采用专家评议的方式,对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定性分析以及综合评判。

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发展战略的确立与执行;二是经营决策;三是发展创新;四是风险控制;五是基础管理;六是人力资源;七是行业影响;八是社会贡献。

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共同构成。对于各指标的权重,是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以及各指标所具有的引导功能,通过参考咨询专家的意见并且组织进行必要的测试来加以确定的。

第三章? 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标准包含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以及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标准。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包含国内行业标准以及国际行业标准。

国内行业标准是依据国内企业的年度财务以及经营管理统计数据,通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别按照年度、行业以及规模来进行统一的测算,然后予以发布。

国际行业标准的制定方式如下:依据居于行业国际领先地位的大型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实际值,或者依据同类型企业组的相关财务指标先进值,并且在剔除会计核算差异之后,进行统一测算,最后予以发布。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的行业分类,是依据国家统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划分的。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依据不同行业以及不同规模,还有指标类别,分别把优秀值、良好值、平均值、较低值和较差值这五个档次给测算出来了。

大型企业集团在进行评价时,一方面要采用国内标准,另一方面应当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并且开展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标活动。

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标准依据评价内容,将其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水平以及出资人监管要求相结合,进行统一的制定和发布。此标准被划分为优、良、中、低、差五个档次。并且,该标准不进行行业划分,只是提供给评议专家作为参考。

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有关财务指标实际值需以经审计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作为依据。并且要按照规定对会计政策差异、企业并购重组等客观因素进行合理剔除,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计分是通过企业评价指标的实际值来对照企业所处的行业以及规模标准,接着运用规定的计分模型来进行定量的测算。

专家组会根据评价期间企业管理绩效相关因素的实际情况,同时参考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标准,从而确定管理绩效定性评价的计分分值。

对企业任期财务绩效进行定量评价计分时,要依据经济责任财务审计结果。需运用各年度的评价标准,分别对任期内的各年度财务绩效进行评价。之后,再运用算术平均法,算出企业任期财务绩效的定量评价分数。

第四章? 评价工作组织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按照一定的原则来组织实施。这个原则是“统一方法、统一标准、分类实施”。

任期绩效评价工作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部分,它是依据国资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程序和要求来组织实施的。

年度绩效评价工作是国资委开展企业年度财务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依据国资委年度财务决算工作程序并且按照财务监督工作要求来组织实施。

绩效评估是什么意思_绩效评估怎么写_绩效评估

第二十三条? 国资委在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中承担以下职责:

(一)制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制度与政策;

(二)建立和完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三)制定和公布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标准;

组织开展企业任期以及年度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之后将评价结果进行通报。

(五)对企业内部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规定,在进行任期绩效评价工作时,如果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需要,可以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来协助配合开展相关工作。受托配合的这些社会中介机构在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中需要承担以下这些职责:

(一)受托开展任期各年度财务基础审计工作;

(二)协助审核调整任期各年度评价基础数据;

(三)协助测算任期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结果;

(四)协助收集整理管理绩效定性评价资料;

(五)协助实施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工作。

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工作要在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工作之后进行。需要聘请监管部门的专家,也需要聘请行业协会的专家,还需要聘请研究机构的专家以及社会中介等方面的资深专家来组织实施。管理绩效评价专家承担着以下这些工作职责:

(一)对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结果发表专家意见;

(二)对企业管理绩效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对企业管理绩效状况进行评议,并发表咨询意见;

(四)确定企业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分值。

第二十六条? 企业在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中承担以下职责:

(一)提供有关年度财务决算报表和审计报告;

(二)提供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所需的有关资料;

(三)组织开展子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工作。

第五章? 评价结果与评价报告

评价结果指的是依据综合绩效评价分数以及分析而得出的评价结论。

综合绩效评价分数以百分制来表示,此分数被分为优、良、中、低、差这五个等级。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需要进行年度之间绩效变化的比较分析,这样能够客观地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提高程度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程度。

任期绩效评价将任期最后年度的评价结果和上一任期最后年度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

(二)年度绩效评价运用当年评价结果与上年评价结果进行对比。

任期绩效评价结果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评估企业负责人任期履行职责情况的依据,也是认定任期经济责任的依据,同时还能为企业负责人任期考核工作提供参考。

年度绩效评价结果也能为企业负责人年度考核工作提供参考。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报告是依据评价结果进行编制的,它能够反映被评价企业的绩效状况。此报告由报告正文和附件这两部分构成。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报告正文需说明评价所依据的内容,要阐述评价的过程,需呈现评价的结果,同时还要说明那些需要特别指出的重大事项。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报告的附件包含经营绩效分析报告、评价计分表、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以及专家咨询意见等。其中:经营绩效分析报告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绩效状况进行分析,对影响经营绩效的因素进行剖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并且要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

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所揭示和反映的问题,应当被及时反馈给企业,并且企业需要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

任期绩效评价所反映的问题,应在下达给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处理意见书中明确地指出,同时要求企业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并进行整改。

年度绩效评价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应当在年度财务决算批复里被明确指出,同时要求企业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并进行整改。

第六章? 工作责任

企业需要提供真实且全面的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资料。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提供的年度财务会计报表负责。企业的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对提供的相关评价基础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受托开展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业务的机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依照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工作的规定来执行。他们需规范技术操作,保证评价过程能够保持独立、客观且公正的状态,评价结论要做到适当。同时,还必须严守企业的商业秘密。参与造假、违反程序和工作规定的,会导致评价结论失实以及泄露企业商业秘密。对于这样的情况,国资委将不再委托其承担企业综合绩效评价业务,同时会将有关情况通报其行业主管机关,并且建议给予相应处罚。

在综合绩效评价过程中,如果不尽职或者徇私舞弊,进而造成重大工作过失,就会被给予纪律处分。

若在管理绩效评价过程中不认真、不公正,导致评议结果或咨询意见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而对评价工作造成不利影响,那么国资委将不再继续聘请其为评议专家。

第七章? 附 则

根据本办法制定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以及评价标准会另行公布。

企业开展内部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时,能够依据本办法来制定具体的工作规范。

各地区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在开展综合绩效评价工作时,能够参照本办法来进行。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6年5月7日起施行。

  • 温馨提示:以上2006年国务院国资委第14号令: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办法解读与实施指南的资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找工作,发布招聘信息的宜兴人才网招聘网站),每天更新宜兴最新招聘信息。本内容地址:http://www.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3102.html转载请注明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