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新闻,宜兴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宜兴人才网 >> 宜兴资讯 >> >> 202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施第三轮全国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
202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施第三轮全国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
2025-04-29|资讯来源: 网络整理|查看: 103

2024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组织开展 第三轮全国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 并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份。还覆盖252个地级市的546所中职学校。以及234所高等职业院校。其中高职专科学校199所。职业本科院校35所。同时涵盖全部20个行业门类的用人单位。调查对象涉及4个群体。分别是学生、教师、校长和雇主。共回收有效问卷13.66万份。调查采用两套调查问卷,共八份。其中一套针对中职学校学生,调查其就学满意度、教师从业满意度、校长办学满意度。另一套针对高职院校学生,高职院校包含高职专科和职业本科,调查其就学满意度、教师从业满意度、校长办学满意度以及雇主用工满意度

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里 庄竞教授正在指导学生 学生正对全液压式推土机关键零部件 进行深入分析 还进行三维建模 记者是张学军 照片由张学军拍摄

测评结果

调查对象对职业教育持“基本满意”与“比较满意”态度,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显著提升。调查对象对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满意度处于“比较满意”水平。2024年,高职学生就业满意度得分为83.18分,教师从业满意度得分为73.48分,校长办学满意度得分为77.72分,雇主用工满意度得分为81.92分,各类群体满意度皆处于“比较满意”状态从得分情况来看,高职各个群体的调查得分都比中职得分高。和上一轮调查数据相比较,中职学生就业满意度显著提升,提高了7.09分。中职教师从业满意度明显提升,提高了7.62分。中职校长办学满意度显著提升,提高了14.40分。中职雇主用工满意度显著提升,提高了16.49分。中职学生就学满意度达到“比较满意”状态。中职校长办学满意度达到“比较满意”状态。中职雇主用工满意度达到“比较满意”状态。中职教师从业满意度接近“比较满意”状态。总体来看,调查对象对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提升明显。

调查对象对职业教育有实际感受。这种感受比预期要好。从各分项维度得分来看。总体上。调查对象对教育的满意度得分高于期望值。职业教育供给基本能满足各方需求。在对学生的调查里,中职学生就学满意度得分比教育期望高。高职学生就学满意度得分低于其教育期望,不过两者差值仅为0.42。教师从业满意度得分高于教育期望。雇主用工满意度高于用工期望

满意度得分有“东高西低”的显著特点。职业教育学生就学满意度得分、教师从业满意度得分、校长办学满意度得分以及雇主用工满意度得分在东中西区域存在一定差别,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特点。其中,中职校长办学满意度得分在东中西的差异最大。东部校长办学满意度得分比西部高8.1分。

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果显著。职业学校看重立德树人,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重视专业技能培养,注重综合能力提升。在就业指导方面获学生认可,在实习管理方面受学生好评,在实习实训方面受学生肯定,在职业技能比赛方面获学生赞许。其毕业生综合素养获用人单位认可。调查显示,中职学生就学满意度得分最高的5个题项依次为:重视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与同学关系融洽程度。资助政策落实情况。重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专业课教师水平。高职学生就学满意度得分最高的5个题项如下:任课老师的师德师风情况。专业课老师的教学水平状况。学校思政课的开展情形。与任课老师关系的融洽程度。与同学关系的融洽程度企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素养比较满意。企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意识比较满意。企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比较满意。企业普遍认为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表现较好。企业尤其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忠诚度满意度更高。企业尤其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满意度更高。参与调查的企业普遍表示,未来愿意继续招聘职业学校毕业生。同时,企业在招聘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发展潜力持乐观期望。这体现出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充分认可。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获得认可。教学水平也得到认可。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对专业课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为86.36分。中职学生对专业课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是84.33分。同时。高职和中职学生对“双师型”教师数量比较认可。对企业外聘教师水平也比较认可在教师调查里 高职院校教师觉得学校极为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此项得分79.5分 并且学校对教师参加学习和培训支持力度极大 得分77.67分 职业学校校长对当地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程度大体满意 对当地政府落实生均经费 专任教师数量 保障教师培训经费 支持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等方面都比较满意

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成效显著。2019年起我国陆续启动实施高职“双高计划”、中职“双优计划”等重点建设项目。调查结果表明,国家级“双高”建设院校学生就学满意度得分高于省级“双高”院校和其他非重点建设院校。国家级“双高”建设院校教师从业满意度得分高于省级“双高”院校和其他非重点建设院校。国家级“双高”建设院校校长办学满意度得分高于省级“双高”院校和其他非重点建设院校。与此同时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等重点建设项目学校 在学生就学满意度得分方面 普遍高于非重点建设中职学校的得分 在教师从业满意度得分方面 同样普遍高于非重点建设中职学校的得分 在校长办学满意度得分方面 亦是普遍高于非重点建设中职学校的得分

职业转型_转型职业规划师_职业转型是什么

校企双方都对校企合作感到满意。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校长对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满意度较高,为81.54分。中职校长对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满意度也较高,为75.22分。其中,中职校长对校企合作的满意度相比2019年上一轮调查结果提高了6.93分。高职学生对学校从企业请来的教师教学水平非常满意,得分84.98分。中职学生对学校从企业请来的教师教学水平同样非常满意,得分84.33分。有过和职业学校合作经历的企业,在频繁开展产教融合活动的企业里占比78.83%。这些企业主要的合作形式有接受实习生。还有到校开展招聘活动。以及到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宣传。绝大多数企业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活动中都有收获。特别是在“降低企业培训成本”方面。在“降低企业招聘难度”方面。在“提升企业知名度”方面。选择“没有明显收获”的企业数量仅占2.18%。用人单位与职业学校合作。用人单位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效果的整体满意度较高。此次调查中87.82%的企业称对合作成效满意。其中与高职学校合作过的企业92.56%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继续合作。与中职学校合作过的企业85.96%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继续合作

问题与不足

教师从业价值感需要提高。中高职教师在“职称晋升”方面感受一致。在“社会地位”方面感受一致。在“赴企业行业学习培训”方面感受一致。这三个方面涉及个人发展。中高职教师在教师满意度测评题项中得分排名靠后。得分都不高。两个群体对学生的学习基础都不够满意。两个群体对学生的在校表现都不够满意。在个人发展方面 两个群体存在些许差异 中职教师更注重自身科研机会和工作成就 高职教师更关注考核评价以及外出学习与进修 中职教师主观社会地位感知较低 得分为54.67分 在38个题项中排第36位其中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被教师排在最后一位 得分仅为48分 在校表现得到63分 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排位同样在最后一位 得分为59分 学生学风得分不高 为69分 这映射出教师教学成就感较低

教育内外发展环境的支持欠缺全面性。于学生满意度测评里,中高职学生得分较低的选项显著集中在教育环境以及公平与质量层面。当中,教育环境方面较不满意的选项包含“就业指导”“社团活动”“开阔国际视野”等。至于公平与质量得分较低的选项有“课外与任课老师的交流”“升学指导”“参加课题”“自主学习”“顶岗实习”。中高职校长在涉及产业相关题项上得分普遍低。比如“专业课教师对本地产业趋势的理解”这一问题,得分在70分上下。“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匹配度”问题,得分同样在70分上下。“来自行业企业的办学支持”问题,得分也是70分上下。“本地产业规划对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问题,得分还是70分上下。这4个问题得分均处于得分排序尾部中高职校长普遍在开放题里反馈办学时存在经费不足困难。表示现有经费无法支持学校高质量发展。对于“当地家长让子女就读高职学校意愿强吗”这一问题。高职校长回答满意度仅63分。中职校长回答满意度仅55分。两者均排名最后对于“您对本校近年来生源的质量满意吗”这个问题,中职校长给出的满意度是65分。这个分数仅处于基本满意的范畴。这一情况反映出中职学校存在招生困难的问题。同时也表明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依旧不够高。而且其吸引力也不强。

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的问题还需解决。校企合作存在困难,主要体现在“难开展”与“不深入”两方面。特别是一些地区规模较大的企业少,校企合作更难开展。对于满意度调查题项里“您对当地政府部门在促进校企合作方面发挥的作用感到满意吗”这个问题,中高职校长的满意度都在68分左右。49.72%的企业称,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资金补贴或政府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不足。20.47%的企业表示,困难是没有顺畅的合作模式。约10%的企业称没有可开展合作的合适学校。学校专业建设与当地发展适配度欠佳。在高职校长调查里,“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与本地产业发展的配合度”这一项得分是76.26分。在中职调查中,此项得分是69.7分。这两个得分都只是略高于基本适配的水平。

毕业生知识技能的实际水平和雇主的期待有差距。雇主对毕业生的整体表现较为满意。对于“您对现阶段我国职业学校人才供给状况满意吗”这个问题。雇主给中高职毕业生分别打了77分和79分。总体来看,雇主给职业院校毕业生各项打分较高。基本都在75分以上,处于或高于良好区间。不过在毕业生知识技能实际表现这一选项上,打分相对较低。这表明雇主在雇用前对中高职毕业生能力期待较高。然而雇用后,毕业生实际能力与雇主期待仍存在差距。雇主给中高职毕业生打分。在“专业理论”方面打75分左右,是相对低分。在“主动学习能力”方面打75分左右,是相对低分。在“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打75分左右,是相对低分。在“专业技能与企业使用的技能”方面打75分左右,是相对低分。在“通用能力”方面打75分左右,是相对低分。在“技能水平”方面打75分左右,是相对低分。而且前4项打分排在最后。

对策建议

持续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这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办法、有效路径以及工作目的,还是未来较长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整体遵循。职业教育战线要切实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让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安排和重大举措得以实现预期效果。

强化地方政府统筹职责,推动政行企校深度联动。近年来,借助“一体两翼”建设,政行企校积极参与,多元办学格局逐步形成,产教融合呈现新气象。然而,在实体化运行时,因缺少确切制度性规定,各办学主体责权边界不清晰,产教融合深度不足、实效性欠佳,急需地方政府在工作层面发挥更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里要进一步明确各办学主体的责权边界。切实强化当地政府的主体责任。赋予当地政府统筹协调的主导职责。赋予当地政府组织推动的主导职责。赋予当地政府监督检查的主导职责。有力塑造产教融合新形态。

要坚持中职教育基础性地位,对中职学校布局结构予以优化。中职教育能促进人的多样化发展。其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方面有作用。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中也不可或缺。还能推动产业经济发展。并且对维护社会公平稳定意义重大。当前,中职学校办学定位面临新挑战。其职能职责也面临新挑战。办学规模同样面临新挑战。面对新形势 结合高中阶段教育特色化发展政策导向 结合试点探索综合高中模式政策导向 择时实施“中职资源集约化工程” 通过撤并方式整合中职资源 通过重组方式整合中职资源 通过转型方式整合中职资源 压缩中职学校规模 重点建设一批优质中职学校 重点打造一批示范性综合高中 促进办学效益提升 促进办学质量提升

实现横向融通纵向贯通要加大统筹力度来构建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教材体系。推动建设一批职业教育优质课程教材。这些教材要有机衔接、有效贯通且一体化设计。要强化其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内在关联。

作者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执笔人有张布和、张浩、王纾、尹玉辉,课题组核心成员包括王新波、宗诚、王春艳、王敬杰、赵晶晶、聂伟。本研究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全国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与测评”的成果

  • 温馨提示:以上202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实施第三轮全国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的资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找工作,发布招聘信息的宜兴人才网招聘网站),每天更新宜兴最新招聘信息。本内容地址:http://www.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3262.html转载请注明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