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投档分数线,通常简称为投档线,亦称作调档线或提档线。所谓的投档,亦即调档,是指各地区的招生办公室依据考生的分数以及各大学在该地区的调档比例,将考生的档案资料发送至招生院校。随后,大学招生办公室会对这些档案进行查阅,这一过程被称为提档,并在此过程中对考生的资格和体检档案进行审核。最终,他们会根据审核结果确定录取分数线。通常情况下,各大学都会设定一个调档比例,该比例一般不超过120%。
在同批次录取的院校里,因为各校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存在差异,依据各自的招生计划、调档比例以及考生的成绩情况,导致各院校设定的最低提档分数线各不相同,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院校的提档分数线这一现象。
即招生院校依照既定计划完成录取工作后所设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亦或是针对不同专业所设定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二、投档线
以各院校为划分标准,依据各招生院校对应科类(例如文科或理科)的招生计划数量,设定一个比例(不超过1:1.3),在第一志愿投档环节,根据自然形成的最低调档成绩标准进行。
三、区别
在定义层面,我们能够观察到录取分数线与投档线最为相似之处在于它们均被称作“最低分数线”。然而,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形成时间上,录取分数线是在院校完成录取工作后产生的最低分数线,而投档线则是在院校完成投档工作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
大学A的理工类招生计划为30名,但实际报考并达到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人数达到了80名。根据省招生办公室的规定,需按照招生计划数的1.2倍,即30乘以1.2,向A高校投放36份档案。计算机系统会将这80名考生按照招生和投档的总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而排在第36位的考生的招生和投档总分,便构成了A校本批次理工类的投档分数线。这36名考生资料已提交至学校,学校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决定录取其中的30名考生,其余6名考生的资料则需退回省招生办公室。若以第36名考生的成绩作为投档线的标准,那么第30名考生的成绩则是本次录取的分数线。
提档分数线是指将报考某所大学的考生按高考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随后根据该高校规定的提档比例(一般介于100%至150%之间),招生部门会向该校提交相应数量的考生资料。该分数代表着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也就是提档分数线。然而,由于高校在提档后可能会有考生因各种原因被退档,所以提档分数线通常会略低于正式的录取分数线。
学员在家写作引发思考,结合经历分享远程办公那些事儿
我的一位文学课学生近期持续在居所进行创作,某日我称赞她状态极佳时,她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了一 ...
你知道职场礼仪有哪些?尊重他人与谈吐文明很重要
职场礼仪 有哪些 明白职场规矩吗?个人言谈行为体现着个人素质与见识,言谈行为得体自 ...
互联网时代面试新变化,宝洁两轮面试策略全解析
面试,是HR带领的招聘组和应聘候选人之间的第一次正式接触。 按照常规理解,这类互动通 ...
多地总工会发提示函维护女职工权益,释放坚决破解职场歧视信号
近来,湖南以及深圳还有内蒙古等地的总工会接连发布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去提示用人单位对女职 ...
申请劳动仲裁会影响找工作?劳动者维权与再就业难题待解
有人询问申请劳动争议调解是否有碍今后求职,此类提问在社交平台频现。经媒体了解,多数提问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