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新闻,宜兴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宜兴人才网 >> 宜兴资讯 >> >> 2025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创新高,就业政策暖人心
2025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创新高,就业政策暖人心
2025-07-06|资讯来源: 网络整理|查看: 127

2025年,我国应届毕业生的数量预计将达到1222万,这一数字刷新了历史记录。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视为保障就业稳定的关键所在。自今年起,各地各部门严格执行党中央的指导方针,采纳了就业优先的发展策略,陆续出台了众多政策,涵盖岗位拓展、技能培训、政策补助以及服务改进等多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推动体系。此举旨在为应届毕业生及年轻一代搭建起一座座连接校园与职场的“心灵之桥”。

精准滴灌 就业政策暖人心

怀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我踏入了深圳龙岗这片热土,寻求工作机会。初到陌生的城市,我成功申请入住龙岗青年驿站。驿站设施完备,周边交通便捷,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在这里,我不仅体验到了家的温馨,还获得了就业指导、简历优化、面试技巧培训等多方面的帮助。广西玉林的应届毕业生陈露夏如此分享道,“驿站还定期举办求职者交流活动,让我们相互激励,共同提升。”最终,我如愿以偿地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同时,在驿站的协助下,我顺利解决了租住住房和入职体检的难题,实现了求职与就业的完美过渡。记者获悉,深圳市龙岗区创设的“就业驿站与青年驿站”融合试点,采纳了“居住与工作相结合”的模式,将就业和住房资源有效整合,提供全方位服务,帮助青年实现“下车即安家,入职无障碍”。

在重庆忠县工业园区,天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务专员余洪伟,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同时也是当地制造业就业补贴政策的受惠者。他决定回到家乡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他对家乡制造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就业补贴政策的吸引。“每月的1000元补贴,不仅是对我经济上的帮助,更是家乡对我的一种认可,让我能够安心地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余洪伟这样说道。目前,重庆市正致力于推广县域制造业的就业补贴措施,力图吸引大量应届大学毕业生加入基层制造业领域,从而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据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自该政策实施以来,已有超过百名应届毕业生选择在重庆的县域制造业企业中就业。

当前,全国各地涌现出众多类似政策支持,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景象。广东实施了“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就业补贴、创业扶持以及创新资助等多方面的保障措施;上海则开展了求职能力实训营,旨在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增强求职技能;而浙江省杭州市推出的“春雨计划”,更是广泛接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高校毕业生参与就业见习。

我们将高校毕业生及青年就业问题视为当务之急,全力推进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17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积极开展就业服务攻坚行动,确保就业形势的稳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领导表示,本年度,该部门及相关部门已提前进行布局,连续开展了全国城市联动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国家招聘计划、百日千万人才招聘等系列专项行动,共发布了超过千万个岗位信息。对于尚未就业的毕业生群体,我们将至少安排一次政策宣讲、一次职业辅导、三次岗位推介,以及一次培训或实习机会;同时,针对面临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我们将实施结对援助,并为他们提供3至5个具体的岗位信息。致力于保持公共部门职位数量的稳定,携手相关部门促进“三支一扶”项目、“西部行动计划”以及“特岗计划”等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增设科研助理职位,推行百万就业实习岗位征集活动,举办求职技能培训营,增强青年的就业竞争力。

根据数据统计,在今年的前四个月里,我国城镇地区新增就业人数达到了436万,这一增长速度超过了既定的时间表,而高校毕业生等关键群体的就业状况也保持了稳定。

数字赋能 招聘模式更创新

清晨时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宽巷子美食街上人潮涌动。在“青城欢迎您,职等你来”的醒目大字招牌映衬下,超过50家企业云集于此,共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内蒙古财经大学的学生小张感慨道:“真没想到逛夜市也能找到工作,这种招聘方式既轻松又高效。”由呼和浩特市就业服务中心推出的“夜市招聘”这一创新模式,自今年启用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场活动,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天津创新实施“赶集+就业”的招聘模式,山西运城则借助春季的民俗活动,将招聘会举办在庙会现场……目前,此类频繁举办、规模适中的招聘活动在全国各地如同春雨后的竹笋般迅速增多,各地积极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毕业生的就业进程。

与此同时,数字化服务正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注入新的活力。在河南新乡学院举办的招聘会上,数智就业体验区的设施与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及现场企业的数据实现了互联互通。只要大学生曾在人才交流中心提交过简历,通过刷脸即可迅速找到与其所学专业相匹配的公司和职位,此举显著提升了求职的效率。现场配备了先进的AI智能系统,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进入模拟招聘平台;在此,企业虚拟面试官将向同学们提供AI面试评估服务。

陕西省西安市借助“千企高校行”这一项目,运用数字化平台以及直播带岗等手段,向应届毕业生们提供了精确的就业援助。自今年四月起,西安市共举办了184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活动,这些活动通过线上直播与线下招聘的融合模式,吸引了全国22个省份、60余座城市的7233家企业加入,共提供了190992个就业岗位,涉及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关键行业及新兴产业。

唐代盛教授指出,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就业模式,使得毕业生能够更加方便地接触到就业信息,从而提升了求职的效率和质量。他认为,将就业服务与日常生活及数字环境相结合,不仅提升了求职效率,同时也有效减少了就业过程中的开支。

在今年1月至4月期间,我国城镇地区新增就业人数达到了436万,这一增速超过了既定的时间表,同时,高校毕业生等关键群体的就业状况也保持了稳定。

在一季度,我国共有58.8万户企业获得了总计35.2亿元的稳岗资金援助,此举有效帮助企业阶段性降低了失业保险费率,进而为企业节省了约456亿元的成本。

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举办的春季高校毕业生招聘活动拉开帷幕,在两个多月的招聘季中,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共计举办了2.3万场招聘活动。期间,共有66.8万家用人单位发布了岗位信息,总计达到了1413.5万个岗位。

求职技巧__ 202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截至一季度末,稳岗扩岗专项贷款累计发放超8000亿元。

多措并举 助力“俊才西部栖”

陈继帆,24岁,河南黄淮学院毕业生,投身宁夏“三支一扶”计划,在白寺滩村落地生根。他坚守岗位,用560多个日夜的辛勤付出,为乡村振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主动担任村里产业观摩的讲解员,通过不懈的学习与提升,逐步克服了紧张,对讲解内容追求真实、丰富和趣味,以实际行动讲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陈继帆的经历,生动展现了“三支一扶”计划如何引导和激励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西部地区多措并举拓宽就业渠道。四川省依据产业布局频繁举办招聘活动,全省范围内共举行了177场线下招聘会,共计提供17.4万个岗位,涉及人工智能、装备制造、化工能源、教育培训等多个行业。此外,还同步开展了网络招聘和直播带岗活动,岗位数量达到13.8万余个。广西则推出了“留桂就业计划”,对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进行了摸底,并组织了“专、精、特、优”的招聘专场,以提供优质高效的人力资源服务。新疆则创新性地采用了“1+12”的全疆联动招聘模式,14个地州、兵团辖区以及部分高校同时进行招聘,累计提供的岗位数量超过17万个。

近期,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一则通知,对2025年度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进行了详细部署。该计划旨在明确指出,今年国家财政将全力支持,招募34430名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西部地区,参与支教、支农、支医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等服务工作。同时,招募工作将重点向脱贫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倾斜,并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以及边疆地区的扶持力度。同步拓展基层岗位的留用途径,增强对西部地区的引才和留才工作的投入,采取多种措施,以推动服务期满的人员在基层立足并开展事业。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强调,他们将持续改进政策服务,加强政策宣传和精准匹配,并积极鼓励和引导更多有抱负的青年在重庆实现成长、成就和成才,致力于把重庆打造成为西部地区青年就业创业的首选之地。

政策扶持之下,愈来愈多的应届毕业生倾向于在西部地区寻求发展机会。“投身西部就业不仅是个人的自主决定,更承载着国家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指出,他们计划通过拓展岗位、提供技能培训以及加强权益保护等多种措施,不断强化西部地区对就业者的吸引力。

挖潜扩容 拓宽就业新空间

自今年起,得益于数字经济、新型消费等新兴产业的迅猛增长和业态创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稳定政策得以实施并显现成效,从而为就业领域开拓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兴领域孕育了新的职业。最近,第七批新职业的名单已经对外公布,计划新增跨境电商运营管理师、无人机编队飞行规划师等17个新的职业类别,同时新增了旅拍个性化定制师、智慧仓储运维工程师、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检测师等42个新的工作岗位。

针对新兴生产力、消费新趋势、关键工程项目等关键领域,我国正加速挖掘和扩大就业岗位,并推出了“技能点亮未来”的培训项目,致力于提高就业水平。在安徽阜阳的一个公共实训基地,一场由技师学院与动力电池企业联合举办的专项培训活动正在进行中,培训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知识学习、产品拆装与检测,到故障诊断等环节,均与生产线产品和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414个公共实训基地及1292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技工院校的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每年向产业前线输送了将近百万名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近期,各地接连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新增的竞赛项目、新兴职业以及新技术成为了最为显著的特色。特别是在江西,物联网的安装与调试等新兴职业竞赛项目首次亮相。河北省职业技能大赛新增了鸿蒙应用开发等共计23个项目。而在海南省,智能网联汽车的装调运维、数字孪生应用技术以及污水处理等多个赛项,均紧密结合产业需求,致力于选拔那些急需的技能人才。

专家们分析认为,自今年起,得益于政策扶持的红利效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岗位需求十分旺盛,且部分新兴领域的招聘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大学生们可以采取“避开热门领域,寻找新兴行业”的策略,优先考虑那些竞争相对较小、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或者通过考取“微型证书”迅速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以此来有效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在高质量发展的稳步推进下,众多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应用场景得以广泛实施,这将有力地催生各类经营主体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从而为稳定和拓展就业领域开辟出更加宽广的天地。(邱玥)

  • 温馨提示:以上2025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创新高,就业政策暖人心的资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找工作,发布招聘信息的宜兴人才网招聘网站),每天更新宜兴最新招聘信息。本内容地址:http://www.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4134.html转载请注明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