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新闻,宜兴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宜兴人才网 >> 宜兴资讯 >> 宜兴资讯 >> 毕业后3个月就业班助我拿offer,社会组织如何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毕业后3个月就业班助我拿offer,社会组织如何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5-08-26|资讯来源: 网络整理|查看: 89

完成学业之后,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求职培训,成功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工作机会,最近,上海海事大学一名应届毕业生蒋凡(化名)得到了某家智能科技公司AI应用工程师的聘用信息。

蒋凡提到的“就业班”,是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多年扶持会员机构举办的“大模型算法工程师培训班”,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密集式训练方式,旨在助力大学毕业生进入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该项目已持续开展三年,累计开设二十余期,往期学员在结业后一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比例高达95%以上。

蒋凡的经历是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缩影。今年六月份尾,为了更好地利用社会团体帮助就业,让大学毕业生能找到更合适、更优质的工作,民政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继续鼓励社会团体协助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文件》,里面包含了让社会团体创造更多工作机会、促进社会团体和就业资源联系等多项行动,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的记者最近在访问中发现,在各地民政部门的推动下,很多社会团体正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扮演着沟通协调的角色。

社会组织举办招聘会搭建供需对接“直通车”

上海市民政局社会组织服务处负责人沈军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到目前为止,上海市众多社会组织已经合作举办了五次市级整体招聘活动,单独举办了有一次专门招聘活动,并且对两次区级招聘活动进行了引导。市和区两级民政机构合计促使将近五百家社会团体及成员单位公布超过一千三百个职位,需要招聘的人员总数达三千八百三十五名,接收到的求职申请有十四万四千一百九份,其中应届毕业生的简历有四千零五十八份,最终形成合作意向的大约是一千一百九十八项。

上海市民政局联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科协等机构,积极推动协作,拟定2025年“筑梦公益”社会组织联合招募计划。此外,借助“沪上社会组织”招募专区及各项活动载体,构建了持续性的社会组织招募信息传播途径。

2025年上海社会组织联合招聘活动举办期间,参与的组织及会员单位数量达到129家,他们提供了将近一千个就业机会,活动内划分了七个专门区域,包括人工智能领域、青年成长板块、环保科技板块等,同时增设了信息咨询服务点、知识普及宣传点以及实时视频播报点等辅助设施。

相关行业协会,例如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主动联络主要会员机构参与活动,因此众多求职者闻讯而来,场面十分热闹。在展位上,人工智能相关摊位特别受到关注,许多展位前已经聚集了大量排队等候的人。一家知名的语料库提供商库帕思此次提供了大约六十个职位,活动刚开始一个小时,就收到了超过二十份较为匹配的求职者资料。这家公司的运作模式比较自由,工作安排以具体任务为中心,这种形式很受年轻求职者的欢迎。”招聘工作人员透露说,他们更看重行业经验和学习能力。

据消息,自2020年始,上海市民政局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署了协作备忘录,着力推动具备条件且有意向的社会团体创建普通就业实习场所,尤其注重对市级行业协会组织、等级较高的社会服务单位等团体加强实习基地的构建工作。到目前为止,该地区已设有将近四十家社会团体实习场所。

建立就业实习平台,既能让大学毕业生认识社会团体,减轻工作难问题,也能助社会团体发掘并招募一些有潜力的未来人才。沈军这样表示。

公益就业开辟新赛道

公益行业正变为职业发展新机遇。7月23日,上海社会组织公益创新创业大赛专题培训正式开始,超过三千名公益人员通过网络参与,为公益提升能力。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团委负责人、创业周创业导师王娇楠向参与者们介绍了“黄金5分钟”技巧。

社会组织举办招聘会搭建供需对接直通车_求职技巧_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她向大家展示了怎样通过准确且形象的措辞来凸显项目意义:避免使用深奥的词汇,而是借助生活化的案例来感染他人;不滥用数字信息,而是以关键诉求来沟通思想。沈军认为,王娇楠的这些方法让“公益项目获得关注”变得容易实践。

沈军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大赛自2019年开始举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促使60多个创业项目团队在乡村振兴、残健融合、社区治理等方面取得实际进展,总共为100万人次提供了服务。

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汇明心街区发展服务中心荣获了第六届上海社会组织公益创新创业大赛社会组织创业赛道的最高荣誉。中心负责人刘璟谈到,中心发起了“新职人计划”,旨在培养青少年以及刚步入职场的群体的职业规划水平,协助他们增强在本地进行事业规划、职业转换的能力。

二零二四年十一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同此机构签署了共建实践场所的合同。马成程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园林学科的同窗,于该机构实践期间主管的寻宝项目以少量资金扶持,倡导居民成为“社区能手”,广受居民赞誉。今年六月,马成程离开校园,投身于该机构。刘璟认为,中心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平台与职业途径,而学生的发展也为社区注入了新的生气。

沈军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上海市如今登记的社会团体数量达到一万七千个以上,它们散落在经济活动、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播等众多范畴之中,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接近四十万人,这些团体已经转变为一个关键的工作机会供给渠道。

构建“高校点单 社会组织接单”联动机制

2025育社兴辽·社会组织促就业的招聘大会最近在沈阳开展,旨在推动就业机会与求职者精准对接,辽宁省民政厅依据辽宁传媒学院的专业需求,直接向相关社会组织发出合作邀请。招聘会现场,超过一百家公司提供了两千多个职位,总共收到两千四百多份求职申请,当场面试了三千六百多名应聘者。

此次招聘活动充分体现了辽宁省“政社校企”四位一体的合作模式。辽宁省民政厅一位负责人表示,从2024年开始创建“育社兴辽·社会组织促就业”服务项目后,辽宁省已经举办了超过800场就业服务活动,向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将近5万个工作机会,帮助了1万8千名高校毕业生成功找到工作。

这位负责人谈到,辽宁省民政厅创设了“高校选派、民政分派、社会组织应派”的协作体系,高校依据毕业生职业取向选派需求,民政部门向相关行业协会分派任务,行业协会应派参与招聘活动,相继在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城市学院、辽宁传媒学院举办专场招聘活动,79家行业协会及298家会员企业提供了三千多个职位,达成意向八百六十四人。

在辽宁传媒学院举办的特别活动里,设置了AI“就业舱”,运用尖端数字化手段,能够精确复制面试情境。

那位负责人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透露,辽宁省民政厅将社会组织视为沟通企业与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桥梁,构建了“征集需求-开发职位-公布信息-安排对接”的工作机制,以此实现行业需求与人才资源的精确对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韩飏

  • 温馨提示:以上毕业后3个月就业班助我拿offer,社会组织如何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资讯来自宜兴人才网(宜兴地区找工作,发布招聘信息的宜兴人才网招聘网站),每天更新宜兴最新招聘信息。本内容地址:http://www.yxrczp.com/article/articledetail-4259.html转载请注明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关注微信公众号

访问手机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