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高考一年一度的临近在即,考生们除了要全力备考冲刺之外,家长们同样需要提高警惕,防范各种网络安全隐患。
高考期间,与考试相关的网络诈骗和网络谣言层出不穷,一旦不小心,就可能对考试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财产损失。
针对这一问题,网络警察特别编制了《高考网络安全手册》,旨在协助大家规避风险,确保能够平稳度过高考的重要阶段。
[id_104312381]
个人信息保护
准考证、身份证切勿随意晒
请勿在社交媒体上公布准考证、身份证以及考生编号等个人资料,即便对信息进行了马赛克处理,仍有可能被技术手段恢复原貌。
警惕“高考大数据”钓鱼网站
非官方途径提供的诸如“高考志愿预测”和“分数线查询”等链接,存在窃取考生个人信息或嵌入恶意软件的风险。
仅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和学校的正式途径来获取信息,请勿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扫描未知的二维码。
02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在高考期间,不法分子频繁以“教育局”或“高校招生办”等名义进行诈骗活动,其惯用手段主要有:
骗局1:“内部指标/补录名额”
不法分子冒充“教育部”名义,假造所谓的“内部招生名额”信息,索要所谓的“保证金”,以此手段骗取他人财物。
真相:高考招生严格执行公开政策,不存在“内部指标”!
骗局2:“奖学金提前发放”
不法分子假扮成学校教职工,声称是进行“助学金发放”操作,通过邮件、短信等途径索要银行账户资料或收取相关费用。
真相:奖学金由学校官方渠道发放,不会索要手续费!
骗局3:“大数据志愿填报VIP服务”

那些骗子宣称能够收取费用来提供所谓的“精确志愿推荐”,然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在骗取钱财后便将受害者拉入黑名单。
真相:志愿填报应参考官方发布的指南,警惕高价“保过”服务!
03
诚信考试,远离作弊陷阱
警惕“高科技作弊”骗局
不法分子利用社交平台、小广告等途径大肆推销所谓的“作弊神器”,并宣称这些工具能够使考生轻易地通过考试。
真相在于,这些设备要么是行骗手段,一旦诈骗分子得手便无影无踪,要么是非法装置,一旦带进考场便即刻被查获。考场内实施全程监控,并采用信号屏蔽技术,使得任何作弊企图都难以逃脱监管的眼睛,切莫抱有侥幸心理。
高考作弊的法律后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八条四条的规定,若构成组织考试作弊行为,其刑罚最高可达七年有期徒刑。
04
考后志愿填报阶段
01 严防志愿被篡改
确保账户安全,请绑定您的手机并激活短信验证功能,同时请避免设置过于简单的密码,例如“123456”。
安全操作:填报后立即退出系统,并清除浏览器缓存。
02 识别“野鸡大学”
部分虚假学校仿冒正规高校名称,骗取学费。
查询方式:通过教育部平台核实学校代码。
05
心理健康和网络谣言
01 警惕“考题泄露”“阅卷黑幕”等谣言
高考临近和结束后,社交网络上频繁出现关于“泄题”、“改分”等不实消息,其目的在于引发公众焦虑或散播恶意链接。
说课背景与发展概述:内涵解析与教学实践,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第一节说课概述 一、说课的背景 说课的产生,能够追溯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然而, ...
杭州国企招聘火热进行中!文秘、管理、投资等多岗位等你来报,速看详情→
单位名称 招聘 人数 招聘 岗位 报名时间 浙江浙大科创集团有限公司 ...
面试优缺点回答指南:如何巧妙展示优势与改进空间?
【1.恰当地阐述 优缺点 】 有这样一个情况,是处于求职 面试 期间,把个人 优缺点 ...
学员常问与总监出差坐车注意啥?座位选择门道多
常常有好些学员频繁地来问我,说道:“李老师呀,要是明天得跟总监一块儿去出差,那在坐车的时 ...
春节职工福利发放方案大揭秘!含多项福利及发放详情
春节职工福利 发放方案 ,这里有精选的5篇。春节职工福利 发放方案 的篇1,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