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职位
- 热门地点
- 地区招聘
中新经纬客户端于11月25日发布报道,标题为《陈春花谈企业文化的六大认知偏差》。
作者 陈春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在多数情形下,公众普遍承认企业文化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企业文化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发挥其效能的,乃至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公众的理解却相当模糊。
当前,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理解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六点:
误区一:每个企业都有企业文化
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企业文化。
企业是否拥有企业文化,可以通过考察其在所处环境中的生存状况、在市场竞争中是否占据优势、产品与企业在顾客心中的认可度,以及员工团队的凝聚力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来判定。
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未能塑造出独有的竞争优势,未能与外界变化及发展趋势保持同步,其产品未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企业形象也未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加之员工流动频繁且对公司缺乏认同感,那么,企业文化尚未成型。公司所拥有的,仅是自发形成的企业文化,或是企业创始人所推崇的文化,企业文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误区二: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
不少人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他们觉得老板的特质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形成。
确实,企业创始人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体现在他们推动和宣扬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方式上,体现在他们亲自践行并展示企业价值观的行为里,但并非简单等同于企业文化本身。
若一家公司的文化完全以老板为中心,那么这样的公司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对于价值的评估、对环境的理解以及为了生存而付出的努力,全由老板独自承担。因此,老板的每一个行为决策都等同于企业的决策,故而在这个时期,老板文化即等同于企业文化。
然而,随着企业从起步阶段迈向成熟阶段,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在于,管理团队和员工都必须承担起责任,而公司的价值观念正是通过管理团队及员工的具体行为和决策来展现的。
老板文化是企业文化在初创期的体现,随着企业从初创期迈向成长期,文化也需相应地进行调整。若不进行这种转变,企业将难以实现真正的成长,甚至可能因为这种企业文化而使企业根本无法持续发展。这正是许多中小企业难以壮大的根本所在。
误区三:大多数人认可的价值观就是企业文化
员工们由于相似的成长环境或遭遇,往往在面临某些问题时,其价值判断趋于一致。当众多员工在同一环境中工作较久,且持有相似的世界观时,他们更容易形成共识。然而,这些共识并非公司所认可的价值观,而是员工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多数人的认同视为企业文化。
若公司内部多数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与公司所宣扬的价值观相似或完全相同,这将极大地促进企业文化的塑造;反之,若多数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与公司所倡导的价值观相悖,则对企业文化的构建极为不利,这要求我们在塑造企业文化时需格外留意。
误区四:企业文化就是统一员工的思想
企业文化如何呈现至关重要,通常它通过理念、精神或宗旨等途径进行传达。或许正因为如此,人们普遍认为企业文化主要在于弘扬某种理念或精神,而塑造企业文化则是为了统一员工的思想观念。
这种观念存在误区,企业文化并非旨在统一员工的思想观念。若企业文化追求统一员工的思想,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僵化并缺乏创新精神,而这并非企业文化所应具备的核心特质。
企业文化实质上统一了员工的行为模式,唯有行为的一致性才能孕育出团结的力量,进而使企业文化得以有效实施,并充分展现组织与团队的作用。在思想层面,员工享有独立思考的权力,并能够提出众多创新点子,但在行为上,他们必须保持协调统一,严格遵循公司的理念和宗旨,同时也要彰显公司的价值导向。
因此,我时常强调:企业文化旨在统一员工的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聚众人的意志,一旦形成共同的意志和一致的行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便会显现无遗。
误区五:企业文化是一套潜规则
人们普遍体验到文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通常以非正式的规则形式显现,由此得出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生存的非正式规则的结论。然而,我对此并不完全认同。
确实,文化本质上是一种规范,在公司内部,此类规范往往以潜规则的形式影响着员工的行为与决策。这些潜规则往往并非以文字形式明确列出,然而,一旦在该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员工们便会不自觉地遵循这些规范来调整自身行为。基于此,我认同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套隐含的规则体系。
然而,必须着重指出,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套规范,它具体、明确、公开可见。由于企业未明确阐述自身的价值观,未在公司内部清晰传达,也未有效普及并公开声明其价值准则,因此企业文化便以潜规则的形式在公司内部流传。
从这一角度审视,判断一家企业的文化是否真正确立,可观察其员工是倾向于遵循潜规则行事,抑或依据显规则操作;若多数员工倾向于前者,则说明该企业的文化尚未成型。
误区六:企业文化一旦建立就可以一劳逸
卓越的企业通常谨慎地捍卫着自身的核心理念,这一做法是企业取得成就的关键要素之一。正因如此,才产生了人们普遍存在的对企业文化能够一劳永逸的误判。
企业文化需与环境进行交流,需与变革保持同步,还需与变革的动向并肩前行,这便意味着企业文化需不断进行自我革新,维持其开放性,并有能力吸纳和采纳其他企业之长。
文化自身的不断进化特性,以及企业持续进步的需求,均促使企业文化必须具备不断更新和自我突破的能力。只有实现这一目标的企业文化,才能助力企业的成长;反之,若未能做到这一点,则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
企业文化认知上存在六个常见的误解,这些误解导致管理实践中频繁遭遇难题,因此,我们必须在深入理解企业文化本质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不能仅仅孤立地审视企业文化,而需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变革趋势、战略方向,以及管理层与员工价值观的差异,以及治理模式、利益相关群体等多重因素。同时,还需深入理解企业文化中蕴含的制度性内涵,以及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理清这些问题并形成正确认识,对于塑造企业文化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中新经纬APP)
陈春花
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政策全解析,含标准及流程
依据《关于在新时期深入推进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执行的通知》(皖人社秘〔2016〕79号)文件 ...
日常沟通难题多?1分钟沟通课提炼57条建议来帮你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日常沟通中,你可能经常会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
高情商沟通秘籍!11个社交密码助你升温人际关系
高情商沟通:11个让关系升温的“社交密码”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常常遭遇这样的难 ...
职业规划范文:人才竞争时代,大学生如何设计未来职业方向?
在当今这个激烈的 人才竞争 年代, 职业生涯 规划已逐渐演变成为人们在职场竞争中 ...
毕业季求职高峰!人社部亮剑人力资源市场乱象,最全指南来了
正值毕业 求职 旺季,我国人社部近期对 人力资源市场 中的种种 乱象 进行了严厉打击。自 ...